總經理投資術-保單理財兼顧保障與投資

作者: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5月11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合庫人壽投資型保單熱銷,總經理張志杰本身也以投資型保單做為理財方式。但張志杰的理財,並非從保單開始入門,回憶起20年的往事,張志杰笑稱,當年股票大好,他剛就業之初,也加入股票投資行列,但後來因為投資失利,加上他已熟稔保險精算,因此開啟他長達10多年的保單理財生涯。

張志杰的保單理財非常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人身保障開始做起,然後才是投資型保單。「買保單,除了投資之外,也必須兼顧到未來可能產生的支出,例如醫療支出」。從這個觀念出發,張志杰一直到認為包括自身及家人的傷害險、醫療險等保障足夠了,下一步才會投入到投資型保單。由於強調保險對人身保障的重要性,張志杰說,他在結婚、生子兩個重要的階段,都分別追加一次保額。

提到自身的理財方式,目前張志杰雖然也有投資股票,但所占比重極少,合計不動產與股票占他的資產配置僅20%,「每隔4至5年,我就會重新review一次。」

張志杰現在最看好的是傳產股,原因是高科技類股的景氣循環及產業更新、世代交替的速度太快,因此在投資方面的資訊取得往往跟不上變化的速度,使他認為投資以服務業為主的傳產類股,相對之下更有保障,他目前的股票投資也以中長期投資領取股息為主。

但相較之下,投資型保障占他的資產配置大約三分之一,比重還是高出股票投資甚多。張志杰說,最主要是因為沒時間研究個股,儘管市場上有琳瑯滿目的資訊,也有不少股市分析師上媒體評論個股,「但通常我們只知道何時能進場,卻不知何時能出場!」進得去、但出不來,一樣被套牢,因此張志杰才選擇投資型保單做為理財主力。

張志杰在選擇基金時,更有他的獨門撇步,特別重視其中的投資成分,以避免有「overlapping」的情況發生。他舉例,像是投資者即使是看好新興亞洲市場,也不要一口氣選擇多檔新興亞洲市場的基金,因為這類型基金投資的產業或公司有不少都會相同,因此會交叉產生複雜的影響,反而抵銷投資者的獲利。至於喜歡定存的投資者,張志杰則認為,不妨用長期10至20年的債券型基金投資,來取代定存,也能得到旗鼓相當的報酬率。

除此之外,張志杰也仔細看待勞退提存,使他的理財更加面面俱到。張志杰分析,由於在稅負上的效應很大,因此他在勞退自提的部分一向提到滿:「我都提到6%。」他認為,若計入稅負的影響,在省稅效應之下,換算下來的報酬率其實是優於定存。

投資三大心法

策略1:

用投資型保單投資基金時,切忌不要重複投資相同類型的基金,以免投資報酬率抵銷,每隔3至5年可重新檢視一次資產配置。

策略2:

用定時定額的方式來進行投資型保單的投資較佳,若用躉繳的方式,投資概念上較接近股票,風險較高。

策略3:

勞退新制自提的部分越高越好,因為有省稅的效果,換算下來的報酬率反而比定存更好。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