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金融透視/大陸提倡創新進取的保險監管文化

中央日報 – 2013年3月4日 上午10:12

推動大陸保險監管文化建設,是新時期建設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的迫切需要。保險監管文化建設,應從監管文化的特點和內涵入手,形成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體系。

 建設現代保險監管體系需要先進的監管文化

 文化合心、凝神、聚氣,決定人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保險監管文化的本質是它的先進性。

 先進的保險監管文化,能夠提升監管凝聚力和創造力。文化能夠發揮重要的思想紐帶作用,強化自我約束,強化內部建設,可以使一個隊伍有激情、有活力、有幹勁,可以使監管部門有效率、有成效、有作為。

 先進的保險監管文化,能夠提高監管執行力和公信力。隨著保險市場的縱深發展,市場風險更複雜、違規手段更隱蔽、保護消費者權益更迫切,文化建設可以在理念上確立核心價值觀,引導監管制度,明確工作目標,塑造監管形象,使得監管制度符合市場實際,在基層得以有效執行,監管權威得以有效樹立。

 先進的保險監管文化,能夠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和影響力。監管之服務于發展,文化建設能夠促進監管部門找准監管定位、尊重市場規律,創造有序的市場環境、建設公平的法制環境、營造和諧的輿論環境,提升行業規範發展的水準,提升保險服務的社會滿意度,進而擴大保險覆蓋面。

 保險監管文化的特點

 保險監管文化是保險監管工作的基本理念、價值取向、管理模式、行為規範、職業道德和監管形象的集中反映,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行業性。誠然,保險監管文化是整體金融監管文化的一部分,有著濃重的政府文化色彩。但區別於其他領域,保險監管文化體現了保險行業永續經營、規避風險、誠信服務等方面的特點,體現了社會大眾對保險機構的服務訴求和監管機構的執法要求。保險業的階段性特點、行業性特點不可避免地反映在監管文化中,使其成為保險行業文化的局部反映。

 二是藝術性。監管本身是市場力量博弈的產物,行政約束與市場發展之間存在一種微妙的關係,而監管在其中是重要的砝碼,通過監管政策來引導主體的承保、理賠、投資行為,體現了社會管理的藝術。這個藝術性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也是一個難題,我們看到,美國的寬鬆監管被認為是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而歐盟嚴格的償付能力體系II出臺後對公司增資帶來巨大壓力,引起行業不滿甚至對抗,一些保險公司甚至威脅說要將總部遷往美國。

 三是時代性。一方面,中國大陸保險業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保險產品層出不窮,經營模式差異顯著,服務水準不斷提升,行業整體處於成長進步階段,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迫切要求監管部門勇於創新,提高應對能力;另一方面,即使對於發達的保險市場,監管制度也往往滯後於市場發展,要求監管部門洞察細節,未雨綢繆,超前思考,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保險監管文化的內涵

 監管文化內涵是監管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是對監管建設的美好期許,是對長遠發展的崇高願景。它對監管實踐起到動力支持和方向引領的作用。

 應注重三個堅持。堅持監管的基本原則,是監管的基礎價值觀。一是堅持依法有效。執法者的守法更加重要,依法行政、依法監管,是監管部門找准自身定位、履行監管職責的基礎。二是堅持公正廉潔。行政流程透明公開,行政處理處罰公正,是監管行政管理必須遵守的原則。只有公開,才能發揮監管震懾力,提高約束性;只有公正,才能彰顯監管公信力,提高權威性。而監管部門代表國家行使監督權,這權利怎麼用,必須用廉潔自律來進行自我約束。監管幹部必須守法依歸,要用廉潔自律的標準來要求,要用紀檢監察的手段來約束,才能真正做到為民監管。三是堅持高效執行。制度執行力,是監管成效的重要體現,是靜態的“文本化”制度文化向動態的“人化”制度文化遷移的關鍵。監管制度的執行體現在對制度內容不折不扣地落實和採取措施的快速高效。監管的執行力,體現在對黨中央國務院金融政策的執行,也體現在監管部門內部對已有規章的執行。只有監管部門嚴格依法行權,才能使得被監管物件令行禁止,才能保障監管的效力和權威。

 應體現三個提倡:一是提倡專業敬業。專業才能勝任,敬業才能有為。專業能力是做好監管工作保證,專業監管才能清楚該管什麼、如何管好。提高監管專業化水準,是提升保險監管能力的重要任務,也是保險監管部門的立業之本;敬業是做好監管工作的基礎,是對監管事業的責任心,是對保險市場發展的使命感。專業與敬業缺一不可,只有能幹事、想幹事,才能切實履行好監管職責,體現監管部門能作為、想作為的職業操守。二是提倡科學審慎。某種程度上說,科學審慎監管也體現了監管的藝術性。比如說,把握監管政策寬、嚴與經濟週期的關係,把握嚴格監管與促進發展的關係,把握防範風險與鼓勵創新的關係,這些關係的良好處理,需要有科學的監管思路和審慎的監管措施。在金融危機以前,西方保險監管的目標是防止單一主體的破產,而現在轉向防範系統性危機上,從微觀審慎監管到宏觀審慎監管的轉變,監管部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也引發了過度行政干涉的擔憂。在審慎監管與科學監管之間的平衡,是監管部門要研究的長期課題,也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地調整。三是提倡創新進取。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要一直貫穿監管全過程,保證監管政策在宏觀經濟環境和微觀市場變化中不斷調整,不斷完善。一方面,創新要體現應時而變的主動適應,要根據實際情況創新監管手段和監管方式,另一方面,進取要體現在與時俱進的不斷提升,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斷完善監管制度,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準。

 應突出三個崇尚:一是崇尚自律自覺。監管的硬處罰是一把雙刃劍,在震懾機構的同時,也傷及權威。追求思想意識和制度文化的軟約束,使得被監管物件能夠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是監管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制度的權威樹立起來,兵不血刃、不戰而威,才能實現被監管物件的自發自覺合規經營。二是崇尚防微杜漸。有超前的監管思維,是監管追求的目標。監管要力爭有超前意識,不應局限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應力求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從事後監管向事前監管的有效轉變,有賴於嚴密的制度設計和敏銳的市場分析,有賴於監管資訊化的完善和非現場監管權重的提升。三是崇尚和諧互促。監管與被監管的和諧相處、共同發展並不矛盾,但需要雙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西方國家的情況,成熟的金融市場也難以處理好監管與被監管的關係。監管的職責更多體現對消費者利益的保護、對系統性風險的防範,及監管制度的硬約束和社會監督的軟約束。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劉珣)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