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投資術-投資標的選擇只碰熟悉領域

作者: 張中昌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1日 上午5:30

工商時報【張中昌】

曾經完成橫渡日月潭、鐵人三項等運動的錠嵂保險經紀人台北執行處經理周宗賢,對於投資理財的信念,同樣認為要有著過人耐力,他表示想要累積財富,就不要輕易把賺來的錢花掉,更要瞭解到「錢不應先拿來花,而要用來創造更多錢」。

「收入扣除消費後,剩下的錢才用來儲蓄」,是不少人領到薪水後的理財作法,周宗賢指出,這樣容易發生因過度消費,導致沒有多少錢可以存下來的窘境,雖然電視、雜誌都把這觀念講過很多遍,但是否確實執行,才是關鍵。

他回想自己剛出社會時,曾經為了要存錢,每天下班回家,還會把口袋零錢都丟進5公升裝的寶特瓶,就是想憑著累積財富「只能增、不能減」的念頭,最後持之以恆下來,存滿4~5個寶特瓶,也累積出超過20萬元,

除了耐力、恆心,周宗賢對於投資工具的選擇,同樣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他強調,早年當然有操作過股票,但是發現雖然賺得快,相對也可能賠得快,根本無法達到累積財富的效果,而且由於不熟悉,往往為了研究,投入很多精力,導致無法專注在本業工作上,其實更得不償失。

周宗賢認為,「投資工具一定要是自己熟悉的商品」,所以他把自己30%左右的資產配置至保險商品,雖然無法有爆炸性的報酬,可是卻很穩健,特別是早年買的儲蓄險保證收益有5~6%,現在看起來是極佳的報酬率表現。

他建議,如果想把資金投入到股市或基金,最好也是買台灣50、ETF等商品,達到風險分散再分散,只單買一檔個股,都不會是好的理財方法。

同時,周宗賢對於投資還有另一套哲理,就是「絕對自己來、不假他人之手」。他解釋,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投資重點項目就會有差異,而且不假他人之手,也能趁此更清楚瞭解自己理財目標。

自認除了熟悉保險領域,對於房地產周宗賢也小有研究,因此成為資產配置的另一個重點。他覺得買房最好時機就是出現危機時,像他現在擁有的房產,都分別是在SARS與金融風暴時期購入,現階段來看,至少賺1倍。

他表示,人的一生總會碰到幾次的全球危機,這時就會是購屋置產的好機會,平常要先養精蓄銳,不要去管外面預估漲跌,要先把資金存足夠,屆時才能真的做到危機入市。

雖然外人看來,周宗賢有不錯的投資經驗,但他強調,自己也有很多失敗例子,可是絕對不會只怪景氣、市況,重點是要勇於接受,並且要檢討,從中學習,才能知道如何不重蹈覆轍。

……..文章來源: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