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洪災頻仍 保險公司大傷腦筋

作者: 李威撰 | 台灣立報 – 2012年7月26日 下午9:37

【編譯李威撰整理報導】自從泰國去年發生水災,全球保險公司花近1年的時間,亟欲瞭解亞洲水患情況。專家指出,情況恐怕會愈來愈糟。

據《路透》報導,部分保險業者從泰國水災汲取教訓,避免公司的理賠損失過多,提高了保費額度。專家發現,亞州的工廠集中帶,特別容易發生水災,其中尤以大陸的東部平原區最危險。

新加坡「地球觀測站」(Earth Observatory)海岸科學家史威策(Adam Switzer)表示,他走訪一些地理位置較低的工業園區跟港口後,心中相當納悶,究竟是哪些業者願意保這些東西?又是哪些人負責危機評估?史威策表示,類似的問題,在亞洲各地層出不窮。

氣候變遷 風險大增

泰國去年的水災,影響1千家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要角的工廠(特別是汽車業),保險業者的理賠金額已高達2百億美元。

亞洲國家經濟發展快速,許多人因此脫離貧困。不過,許多工廠興建在沿海地區,尤其是河口的三角洲地區,保險業者表示,工廠在興建時,未將長期的水患與風災歷史資料納入考量。

以珠江三角洲為例,這裡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工業區,西側長達1百公里的平地,有40%的土地高出海平面不足2公尺。目前,大陸官方尚未出版相關文獻,指出哪些地區最容易出現水災。

氣候變遷導致海平面上升、雨勢增強及風災加劇,同時,人口及基礎建設也朝這些地方集中,使得災難的後果產生加乘效應。

商佳達保險經紀公司(Guy Carpenter)亞太區副總裁萊里(Scott Ryrie)表示,保險業者也沒有提早預料到這些問題。他認為,保險業目前要做的,就是避免公司因災害反覆出現而不斷理賠。

泰國發生水患後,瑞士再保公司(Swiss Re)重新展開在亞洲新興市場的水災風險評估。根據他們的調查,風險最高的是中國大陸,這裡是全球製造業的工廠,無論是iPad或煞車片,都仰賴中國大陸的生產。其他亞洲國家的風險排名:馬來西亞第5、印尼第7、印度第10,泰國第9。

削價競爭 後果自擔

泰國是亞洲最主要的汽車製造重鎮,生產豐田、本田及賓士的汽車,汽車與汽車相關零件是泰國排名第1的出口商品。歷經水患後,泰國的產險費率增加2至3倍;在某些狀況下,保險公司則該始拒絕理賠或減少理賠金額。

慕尼黑再保險集團(Munich Re)與佳達保險經紀公司也重新檢視了風險模型,特別是亞洲的工業園區。萊里表示,許多國家的保險業者,開始更審慎地規定理賠上限外,在改善風險評估模式上,也納入更多的歷史資訊。

在中國,由於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不少業者以壓低投保費用的方式來吸引顧客,但此舉卻忽略了長期的風險評估,增加損失的風險及程度。

怡和立信(JLT Lixin)的顧問葉錦強(Alex Yip)表是,因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產物保險保費比亞洲其他地區少了20%至30%左右。

德州農工大學與耶魯大學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沿岸地區低海拔的已開發土地快速增加。2000年,低海拔的已開發土地是1萬3,500平方公里;但到了2030年,將增加5倍至6萬3,600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荷蘭加上北京市的總面積。

根據期刊《灌溉與排水》(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10年公布的一項研究,中國大陸1/3的農地、2/3的農村居民及60%以上的都市受到水災的威脅。

……..文章來源:按這裡